全國咨詢熱線:010-56189416
這八大原則如下:
(一)政治正確原則
這是普天之下所有企業都在遵循的共性原則,無論東方西方,無論什么性質的企業,不愛國都是行不通的,“政治正確”都是必須的,獵頭企業也不例外。
(二)系統性原則
企業文化是一個復雜的大系統,它包括企業的精神文化、思想文化、制度文化、物質文化、行為文化、品牌文化、形象文化等,它們之間相互聯系、相互作用、相互促進、相互轉化,共同構成了企業文化這個復雜系統運行和發展的基本模式。同時,企業的生存發展不可能是直線式的,而是一種波浪式的過程,一般都呈現為“成長期、高峰期、衰退期、低谷期”的循環往復周期,企業文化在這四個時期具有不同的內涵和特征。因此,在企業文化建設的過程中,必須以系統的思維方式,構建企業文化體系。
(三)企業文化目標與企業經營戰略相統一
企業文化建設必須為企業的戰略發展服務,既要以戰略性思維和高度的全局性意識,緊扣企業的發展戰略,進行認真細致的企業文化戰略規劃,又要具有具體操作的可行性。抓好經營是獵頭企業的根本任務,企業文化建設的目標要與企業經營發展戰略相統一,有力地服務于這個根本任務。在企業文化建設中,應以企業的根本任務和戰略目標統率企業文化建設,使企業文化的精神和理念層與企業發展戰略高度契合,以企業文化建設保障企業目標和戰略的達成與實現。企業文化建設不能獨立于生產經營活動之外而進行,要杜絕“兩張皮”、“花瓶”、甚至“絆腳石”角色的出現。
(四)突出企業文化的個性特色
“適合的”就是最好的。企業文化大師埃德加·沙因說:“企業文化是內生文化”。只有鮮明的、個性化的企業文化,才具有最直接的社會文化識別,也才能更加激發員工的歸屬感和自豪感。在企業文化理念、品牌形象、廣告推廣中突出個性,就會產生文化感召力、親和力、吸引力和沖擊力,給人留下強烈印象,帶來良好感受。所以,要做到“文若其企”。那種千篇一律的企業文化,不僅在競爭激烈的市場中容易被埋沒,而且讓員工覺得沒有新鮮感,形成不了特有的強大動力。個性化不等于小團體化、小階層化,要在堅持個性化的同時,強調企業文化的群眾性,增強企業全員參與的積極性。
(五)學習借鑒與繼承傳統相結合
洋為中用,古為今用。在企業文化建設中,不簡單照搬西方模式,而是立足于國情、企情,在學習借鑒國際先進經驗的情況下,一方面承襲優秀民族文化傳統,有民族特色的正是有世界價值的,比如勤勞、奮斗、奉獻、團結等品質的弘揚;一方面繼承企業自身的優秀文化傳統,將企業創立過程中形成的原有優秀文化加以發揚光大,比如“愛拼才會贏”等。
(六)以人為本與樹立榜樣相結合
人是企業最活躍、最重要的生產因素,是企業發展的前提。在人本觀念下,獵頭企業要做到客戶利益、人選利益、企業利益和員工利益的協調統一。單單只顧及到某一方的利益,企業就無法長遠發展。
以人為本締造企業文化,就要倡導以工作業績為導向的績效考核及“能者上、平者讓、庸者下”的用人機制,一方面為員工提供一個公開公平的成長平臺,關注員工職業生涯規劃,通過培訓提升員工職業技能,并高度重視員工群體中卓越的典型事例和勞動模范人物的鼓舞、帶頭作用,“榜樣的力量是無窮的”;一方面讓混日子的庸才無地自容,如果一個企業的全體成員都平平庸庸,就難以產生創新,就不會有競爭,就不會有進取的動力。
(七)領導作用與民主集中相結合
一個企業從小到大從弱到強,領袖的作用舉足輕重。尤其是在企業初創時期,領袖的個人品格將決定著企業的死生存亡。有什么樣的領袖和領導集體,就會折射出什么樣的企業文化。企業領袖作為企業精神文化理念的創立者,應當成為全體員工的思想導師、行為楷模。因此,在企業文化構建中,要重視企業領袖和領導集體的引導力度、表率效應。當然,企業文化并非單純的“領導文化”、“企業家文化”,推動企業文化建設的動力是由企業領導和全體員工形成的一種合力,因而在構建企業文化中,既要重視領導者在企業文化中的作用,又要注重員工對企業文化的認同與參與,讓員工感覺到自己被尊重、被理解、被關心、被愛護,增強員工主人翁意識,自覺地把自己的智慧和力量匯聚到企業的整體目標上,把個人的行為統一于企業行為的共同方向上,從而凝結成推動企業發展的巨大動力。
(八)立足當下與面向未來相結合
企業文化建設是一個長期持續的過程。企業文化除了要立足于為當下的生產經營服務,還要有超前意識,要面向未來,與時俱進,高起點的構建企業文化。未來企業之間的競爭將是企業文化的競爭,企業的成敗直接受到企業員工的素質、企業文化的力量的影響。只有高起點、高品位的企業文化,才可能為新時代的企業發展起到良好的支撐作用。